公
告
西河
作者:飞龙 日期:2007-09-27
望湘人.忆父
作者:飞龙 日期:2007-09-25
这个秋天与等待无关
作者:飞龙 日期:2007-09-25
正确的选择结婚吉日
作者:飞龙 日期:2007-09-18
石狮子摆在大门前的作用
作者:飞龙 日期:2007-09-18

石狮子就是用石头雕刻出来的狮子,是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邪辟镇宅的饰物。在中国的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以及印钮上都会看到它。但是更多的时候,“石狮”是专门指放在大门左右两侧的一对狮子。
清代姚元之《竹叶亭杂记》,描绘古代一对铸铁狮子:
南苑新宫门外二铁狮,极有神致,上有“除邪辟恶镇宅大吉”,后有一花押不可识。前有皇祐十年月日,又前有彭德安阳县铜冶镇及冶工姓名四五人,古气磅礴。座之四面,一面即字,其三面皆阳文荷花水草,亦极有致,疑是金辇宋物也。所铸“除邪辟恶镇宅大吉”字样,也是石狮所具有的民俗意义。石狮辟邪,摸一摸也沾光。正月十五,“孩儿则摩总镇衙前两旁石狮,以祈平安”,海南民俗,载于清咸丰年间《琼山县志》。
狮子不是中国所有的物种,狮子形象始于汉朝,据说狮子是从西域传来的。相传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中国的皇帝。后来狮子随着佛教的传入,据传佛祖在印度讲道时,狮子群集听道,狮子也是佛祖的坐骑,说明了狮子是一种灵兽、神兽——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神兽。在中国的文化中,狮子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Tags: 四库集锦
铺首的辟邪意义
作者:飞龙 日期:2007-09-18

铺首,是中国古代装置门环的兽首底座,是供人们敲门用的,同时又有装饰意义,多为金属质地,玉质铺首少见。特别在封建社会,人们很迷信,认为平日要阻挡一切妖魔鬼怪进门,最主要的方法是在大门门环处放一怪兽衔着门环,可以防止妖魔鬼怪入门,这就是怪兽衔环。它起源于史前人们对兽类的崇拜。汉代寺庙多装饰铺首,以作驱妖避邪。后人民间门扉上应用亦很广,为表示避祸求福,祈求神灵像兽类敢于博斗那样勇敢地保护自己家庭的人财安全。
铺首的兽

汉成帝时的一首童谣,说到铜色青青的铺首:“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歌谣影射皇后赵飞燕的得宠。作为和卜场,写《汉书》的班固说:“‘木门仓琅根’,谓宫门铜锾,言将尊贵也。”以宫殿木门上的铜铺首,隐言赵飞燕将被立为皇后。颜帅古释:“铜色青,故曰仓琅。铺首衔环,故谓之根。”三字“仓琅根”,形、色兼备,尤以“根”字用法绝佳。这三字被后世传为铺首的异名。
古代铺首的造型,汉孝元庙殿门所装为龟蛇之形,这是四象之北方玄武。南方朱雀的形象也被嵌在门上,近年出版的《汉代图案选》,载有朱雀、双凤、羊头铺首、虎、狮等兽头状铺首,猛兽怒目,露齿衔环,则将威严气象带上大门。铺首以威严斥诸视觉。在这一门饰形式里,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它是当门的辟邪物,如清代《字诂》所说:“门户铺首,以铜为兽面御环著于门上,所以辟不祥,亦守御之义。”
Tags: 四库集锦
夫妻相处之道“床”学问
作者:飞龙 日期:2007-09-17
风水不好是影响感情的
作者:飞龙 日期:2007-09-17
龙的九个儿子叫什么
作者:飞龙 日期:2007-09-17

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在民间,很久就流传着龙生九子的说法,但是九子为何物,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龙有九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朝“真龙天子”的好奇而有了结果。据说一次早朝,明孝宗朱佑樘突然心血来潮,问以饱学著称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东阳仓卒间不能回答,退朝后左思右想,又向几名同僚询问,糅合民间传说,七拼八凑,才拉出了一张清单,向皇帝交了差。李东阳的清单为:老大霸下、老二嘲风、老三睚眦、老四赑屃、老五椒图、老六螭吻、老七蒲牢、老八狻猊、老九囚牛。
◆下面看看来自《大千传统图案网》中的“龙生九子”的解释,记录的比较详尽:
Tags: 趣闻轶事
唐宋文人姓名摘录
作者:飞龙 日期:2007-09-16
趣味的姓名对联
作者:飞龙 日期:2007-09-16
中国各省省名之由来
作者:飞龙 日期:2007-09-16
单字名的习惯
作者:飞龙 日期:2007-09-01

我国在1949年前,双名的使用占总人数的93.5%,根本原因是因为使用了传统的家族固定的范字,从1966年开始,文革的一把烈火,烧毁了大部分家谱,彻底的摧毁了家族范字的统治地位,从而中国人的单名比例不断上升。其实在古代东汉、三国时期,人名几乎是一个字的名,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看看《三国演义》就不难看出这个问题,整个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都是这样。
为什么呢?原因是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夺取了政权,为了实现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的所谓“新政”,从土地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当然也涉及到了人名。王莽下了这样一条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条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的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现在犯了法,还得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王莽的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目是不受限制的。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的形式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由于王莽的命令,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王莽虽然说话不算数,但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二个字起名是不光彩的事。
Tags: 四库集锦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