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告
百家姓与中山镇
作者:渊哲 日期:2006-09-18

位于闽粤赣边界客家地区的福建省武平县,有个乡镇叫中山镇,其中心区域的新城、老城、城中三个村庄,人不愈万,方圆不过十里,却聚居着100多个姓氏人家,并且自清朝以来一直延续至今。 这一文化奇观,不仅与客家地区以聚族而居为特征的社区文化形成强烈反差,而且在全国各地乡镇也绝无仅有,因而备受海内外学术文化界的关注,并被誉为"客家百姓镇"。
据当地人士介绍,中山镇在历史上居民姓氏最多时达108个, 至今仍尚存102个。其中城中村住家为302户,人口1500余人,姓氏就有61个,平均每姓不及5户。
中山镇姓氏所以如此之多,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其衍生的历史密切相关。武平县位于闽粤赣三省结合部,贯穿武平的武溪河由中山出境南流广东韩江入海。历史上,武溪河是汀江之外闽西另一条沟通闽粤赣边的主要河道,所以,中山自古就有"全汀门户"之称,从唐代闽西始置汀州到北宋武平开县之初,中山一直是镇、场、县的治所。武平县治迁平川(今武平县城)后,明初还在中山设千户所。因此,中山这一历史,使其在明以前理所当然成为武平县的中心,而此前流入武平的客家先民自然多聚居于此。这就决定了中山在历史上一开始其居民就比武平其他地方繁杂。
更重要的是,中山在明初设千户所时,因为这是一种军事性质的设置,而军籍人氏来

百家姓扩展资料
作者:渊哲 日期:2006-09-18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 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 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唐太宗的时候──公元627年,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
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
新百家姓出炉:李王张继续位列姓氏前三甲
作者:渊哲 日期:2006-09-18

新华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张建松 李斌)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姓氏研究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深圳市鼎昌实业有限公司历时两年对中国人姓

调查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研究员说,两年的调查涉 及全国1110个县和市,得到了2.96亿人口的数据,共获得姓氏4100个。
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的4100个姓氏中,位列前三位的李、王、张,分别占我国总人口比例的7.4%、7.2%和6.8%,三大姓氏总人口均不超过1亿人;占我国总人口比例1%以上的姓氏有18个,占人口比例0.1%以上的姓氏共129个,而这129个姓氏的人口约占我国总人口的87%。
袁义达等人在1987年公布的数据表明,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是李、王、张,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和7.1%。
Tags: 四库集锦
- 1